本報記者 吳曉東《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16日09版)
  我們如何看待歷史,對待罪惡?《四十九日·祭》的態度是:可以寬恕,絕不忘卻。
  這部史詩電視劇還原了1937年12月淪為人間地獄的南京,用46集的篇幅詳盡重現這一段民族罹難史。
  在一些觀眾在娛樂化的抗戰劇中獲得虛幻的快意滿足時,《四十九日·祭》所表現的血腥和沉重,與當下電視劇的“輕娛樂”環境完全不同。特別是在一向娛樂當家的湖南衛視播出,更讓大家深感意外。在導演張黎看來,我們的影視作品中恰好太缺乏對那段歷史中“殘酷”、“殺戮“的直接表現,所以才會那麼容易忘記歷史、消解歷史。他說,《四十九日·祭》要以嚴肅歷史觀直面國家記憶。
  “忘記屠殺,等於第二次屠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伊利·威塞爾的反戰箴言出現在《四十九日·祭》的片頭,審判人間罪惡成了該劇最鮮明的態度和主題。
  “無論如何,這段歷史無法被抹殺。勿忘國恥!”“77年太久,可歲月任是沖刷磨洗,也掩蓋不掉那斑駁凝重的血跡。我們縱是如何的開襟明懷,也無法釋懷那千千萬萬無辜的流逝。”12月1日,開播當晚,該劇的話題就已在微博中獲得超過兩億的點擊量。“忘記屠殺,等於第二次屠殺”也成了網上異口同聲的呼聲。
  《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之後,長於“宏大敘事”的張黎在《四十九日·祭》里用一種暗黑壓抑的色調、類似紀錄片的手法,把揪心的殺戮赤裸裸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不同於以往作品中展現的精英知識分子氣質,這一次,張黎毅然站在“寬容和忘卻”的對立面。在他看來,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平民的一場不容討論和爭議的虐殺。“我不理解,有些消費虛幻勝利快感電視劇的人,說我在消費歷史、消費苦難——為什麼正視歷史、銘記歷史,會被認為是消費苦難呢?人們正視歷史難道就那麼難嗎?”張黎問。
  該片里,日本兵舉起刺刀刺向平民,腳下血流成河;手無寸鐵的百姓左奔右突卻逃不脫死亡……《四十九日·祭》里頻繁出現的慘烈鏡頭,毫無疑問對當下觀眾的觀劇體驗是一種挑戰和冒犯。有網友認為,這部劇“太壓抑、太血腥了”、“看不下去了、不敢看了”。
  相對於娛樂電視片,張黎更在意影視潛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不要為自己內心的麻木找藉口。現在迴避崇高、迴避真實、迴避美好,好像成了一種流行,所謂‘誅千人不如得一心’。有人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看到了這部電視劇,瞭解了這段歷史,這已經足夠。”
  “我們註定了擁有一種責任感。”張黎說。相信《四十九日·祭》會提醒人們對歷史時刻保持警醒、保持敬畏。張黎在為拍攝該劇的尋訪中很感動。在南京,很多民間組織一直在對南京大屠殺進行調查、取證和研究,他們從未放棄。
  張黎說:“今年首次確定國家公祭日,它的意義在於國家發出了聲音。”  (原標題:“忘記屠殺,等於第二次屠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e41mefjz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